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券商出海集体“碰壁”海外业务全面哑火 转型之困

2013-1-6 8:15:51经济观察报 【字体:

    1月1日,境外上市门槛正式放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开始实施。这对于具备开展国际业务的中资券商而言,无疑是
一场盛宴。中资券商的国际业务,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然而,“对比全球性的投资银行,中资券商还存在很多不足。”2012年12月20日,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阎峰在第一届“海外财经风云榜”现场指出,“无论是在全球客户基础、市场规模,还是承销能力、国际化程度、产品多样化方面,(中资券商)都远比不上外资投行。”如今,中资券商海外业务集体“碰壁”。

    数据显示,在19家上市券商中,有10家券商在做境外业务。除了广发证券在2012年上半年境外业务的业绩有所增加,其他多家上市券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海外业务全面哑火

    随着国内券商经纪、投行等业务下降,各大券商纷纷希望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海通证券作为第一批获监管机构批准设立境外机构的券商,在拓展海外业务上颇具典型,收购大福证券创下内地券商收购香港券商的先河。

    三年前,海通证券掀起了第一波走出去的浪潮。2010年1月13日,海通证券对大福证券的收购工作正式结束,共持有427,285,512股大福证券股票,占大福证券已发行股份约60.48%。

    如今,距离收购大福证券已过三年。然而,海通证券借道大福证券的出海之路,并不如意。近期,海通证券境外的营业利润大幅下滑。2012年上半年,其境外子公司的营业利润1.3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1.94%。相比较而言,境内仅下滑7.66%。

    广发证券一家营业部总经理余芝(化名)告诉记者,“国内的券商总是这样一窝蜂的。”在海通证券之后,中信证券也启动其收购之旅,目前已启动用巨资收购里昂证券,而在之前的2008年其曾与贝尔斯登谈判,结果以贝尔斯登提前崩盘而无疾而终。

    12月24日,记者从中信证券董秘办公室有关人士获悉,中信证券已经提供9.4168亿美元的担保,为满足中信证券国际支付里昂证券剩余80.1%股权转让款。如今,距离中信证券完整收购里昂证券又近了一步。

    然而,中信证券在海外业务拓展并不顺利。2012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境外业务的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6.97%。与境外业务相比,中信证券在境内的营业收入下滑幅度有所收窄,仅下滑22.41%。

    中资券商一窝蜂地出征海外,目前仍在继续。

    阎峰说:“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香港中资券商已成为香港证券市场一股上升最快的重要力量。”

    在海通证券、中信证券之后,多家上市券商也陆续开拓境外业务。其中有招商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长江证券、兴业证券国元证券、广发证券等。如今,在19家上市券商中,有10家券商正在开展境外业务。

    然而,“多家券商扎堆在香港开展境外业务,使得香港券商市场竞争加剧。”余芝告诉记者,受此影响,香港券商市场陷入一片红海,中资券商在该市场的业绩集体大幅下滑。

    在10家具备拓展境外业务的上市券商中,除了广发证券境外业务的业绩有所增加,其他多家券商在2012年上半年境外业务的业绩都同比大幅下滑。堪称惨跌王的招商证券,在香港地区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3.86%,营业利润同比下滑70.73%。

    如今,香港市场陷入了“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怪状中。华泰证券虽然在香港地区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0.03%,营业利润却惨跌45.38%。中投证券负责投融资的翁宇翔分析这种怪状:“香港的分公司的成本会很高,大部分内地的客户,不太喜欢香港的市场规则。”

    面对中资券商海外市场集体“触礁”的惨剧,值得欣慰的是,广发证券在海外市场的坚挺。其境外的营业收入同比上升264.98%,营业利润也扭亏为盈。

    广发证券品牌管理处刘敏莉称,广发证券的海外业务在一段可见的未来,仍会根据QDII、QFII、RQFII制度,积极发展不同的优质产品,满足国内投资者走出去及国外投资者走进来的需求。

    转型之困

    面对境外市场的危局,多家中资券商作出战略调整,把更多粮草用于境外市场。

    海通证券火速重启H股上市,2012年4月27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华泰证券在2012年上半年,出资2亿港元将华泰金融控股(香港)的注册资本由3亿港元增至5亿港元。兴业证券2012年6月25日同意将兴证(香港)金融控股的注册资本从1亿港元增加至5亿港元。“券商要跟着客户走,积极发展境外,尤其是在香港的业务能力,可能会涉及并购等,但是小证券公司成功可能性不是很大。”第一创业证券总裁办战略规划负责人李冰对此分析,资本规模的大小,对于中资券商能否成功开拓境外市场,尤为关键。

    即使如此,中资券商在境外的子公司注册资本仍然偏低,甚至有些中资券商因注册资本受限,而无法开拓境外业务。据记者统计,目前19家上市的中资券商中,就有9家不具备开拓境外业务的资格。

    除了资本规模这一紧箍咒,中资券商还面临多种挑战。

    海通证券总经理李明山公开表示,“2012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之年,国际金融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国内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海通证券在战略规划中指出,以H股上市为契机,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推动业务转型,加快组织机制创新,同时进一步整合境内外资源,加速境内外业务一体化。

    然而,这一战略的主要制定者李明山,2012年已到退休年龄,不出意外,他将谢幕海通证券。从履历上看,李明山2001年来到海通,这11年里,海通完成A股和H股上市,净资本规模仅次于行业老大中信证券,达到一个巅峰。

    谁能接棒这家国内第二大券商?是空降还是内部提拔?这对海通证券的海外业务发展十分关键。然而,局面依旧扑朔迷离。

    与海通证券因高层变动而带来海外战略的不确定相比,中信证券目前还在努力整合里昂证券。

    中信证券此番收购如何平稳整合,尤其是如何留住里昂证券的优秀团队,令人关注。8月份,媒体报道里昂证券员工大规模流失。随后,中信证券在公告中辟谣,称与实际情况不符。

    事实上,里昂证券目前的股东Stichting是其员工持股实体。中信证券100%收购后,Stichting将不再是里昂证券的股东。员工持股公司的退出,将对中信证券整合里昂证券带来挑战。

    阎峰认为,作为中资券商,我们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目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尚未结束,外资投行纷纷裁员减薪的背景下,中资券商的力量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